★邏輯思考認證-合作推廣單位(地區認證中心)★台北科技大學、景文科技大學、台中科技大學、逢甲大學、南華大學、高雄大學、高雄科技大學、正修科技大學、屏東大學...          ★玩Game學邏輯-思考力競賽★全國場次          ★玩Game學邏輯-思考力競賽★台中場團體獎第一名:衛道中學、第二名:台中二中、第三名:台中一中、台中高工          第一屆★玩Game學邏輯-思考力競賽★團體獎第一名:瑞祥高中、第二名:道明中學、第三名:黎明高中         
< 回到文章新知頁面

由頂大論文造假風波-看懂logic推理

因果vs.演繹vs.歸納

為何

一個國家最高學術殿堂

會淪落到如此重大&長期&共犯結構的造假?


為何

一個國家掌管學術政策的部會

會容許這種一眼就能識破的小伎倆?

事出必有因

若以logic因果分析來看

1. 學長學弟=>互相幫忙

2. 學界需求=>長官配合

3. 長官容許=>不拿可惜

4. 最高殿堂=>拿我如何


若以logic演繹分析來看

有需求=>有方法=>沒抓到=>擴大做=沒退路=>拼命做


若以logic歸納分析來看

張先生做=>我看不慣

李先生做=>我看不慣

王先生做=>我看不慣

他們都做=沒事+升官

我看不慣=無聊

我不加入=笨蛋


規劃制度=遊戲規則=漏洞必鑽

論文造假風波絕非一夕之間被發現

必定行之有年,必定嘉惠鄉里多年


其實企業界早就習以為常這種

徒勞無功、卻看似達標的績效分數問題

所以才會設定

領先指標

(論文數多/論文傑出)

落後指標

(實際貢獻/具體量化成果)的設計

前者為因,後者為果

有因無果,徒勞無功

盡管企業如此嚴謹


仍會因下述狀況而破功

1.設計者的邏輯思維能力

2.評分者的人性思維罩門

關鍵仍在於

1. 主事者

是否玩真的(學校/政府/企業)

2. 規劃者

是否有此能力(設計制度者/評分委員)

結論

企業一般為了生存

就算你能力不足

也不可能容許這種結果發生


學界/官界

也要生存

只是需要生存的對象不同罷了?!